钢琴是乐器之王,所以演出时把钢琴摆在舞台中间,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可是为什么表演的时乐手们都面朝着观众,指挥家背对着台下的人,而只有钢琴家是侧脸对着观众呢?
不管是古典音乐演奏会,还是现代流行乐的演唱会,好像真的只有钢琴家是把侧面对着观众。难道说把钢琴转个90度会比较好听?
其实所有去看过演出的人都知道,在现场除了能够享受美妙的音乐之外,还能近距离观赏台上人的脸,如果恰巧上面是一位高颜值的音乐家的话,那么坐在前排的观众肯定觉得值回票价,因为不但有音乐听还顺便大饱眼福,所以说第一个想到把钢琴横过来,让自己的侧脸朝向观众的人肯定是一位自恋的人。
目前关于“是谁提出这个想法”有两种说法。
有人说第一人是有钢琴魔王之称的匈牙利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
要知道,在18、19世纪的时候,音乐家还是主要靠实力而不是靠脸吃饭,而李斯特算是当时极为罕见的超级高富帅:身高一米八五的他有一双能够横跨键盘十三度的大手,他演奏的曲子难度极高,没有多少人能模仿,再配上他精致俊俏的五官和甜言蜜语的套路基本上每次只要他有演出,下面几乎都是女观众。
而李斯特本人则曾经表示过,他把侧脸对着台下的人不是因为要他们看脸,而是因为他弹得曲子太难了。只有这样才能把手弹奏的部分看清楚。
另一种说法是说侧坐演出形式。
早在李斯特出生前就有了(李斯特1811年生)。发明者名叫扬·拉迪斯拉夫·杜塞克,是一名来自捷克的钢琴家。
杜塞克自幼就展现过人的音乐天赋,22岁时前往德国汉堡进修,并展开了个人欧洲巡回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享受到“爆红”滋味的杜塞克,开始思考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台下的女性观众看清我的帅气侧颜呢?”
于是他就想出了这套方案。后来别的钢琴家也开始效仿杜塞克这个主意,所以这个传统就这么延续到今天。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帅哥”到底是长什么样子。
在这里对外表就不多做评价了,不过杜塞克对西方古典音乐还是有很大贡献的,他不但开创了“旅行演奏钢琴家”的先河,还是第一位在乐谱上标记踏板记号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许多晚期浪漫主义钢琴作曲家,是一位常被人遗忘的伟大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