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出现在无数电影、电视、广告当中的大提琴曲,就是被誉为“大提琴圣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开篇——《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Ⅰ前奏曲》。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共有六个组曲构成,每一组都包含前奏曲和五首舞曲,从青春勃发到悲伤痛苦,从黑暗、踌躇到光明、辉煌、庄严,宽广深邃,被认为“在情感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对于大提琴家来说,它是接近真理的阶梯;作为听众,当你沉浸在巴赫的音符中,它就像花朵绽放,或阳光降临,似乎人生百感都可在其中找到共鸣,而在所有情绪的背后,总有一种豪迈、坚毅的力量。
对于大提琴演奏家来说,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值得无尽探索的宇宙。由于这部组曲没有留存下来的作曲家手稿,后世演奏家都只是根据几份手抄副本进行研习与演绎,这就使得每一位大提琴家的演奏都有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对于编舞家来说,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也是极具挑战性、能够体现不同个性的经典。例如,林怀民的《水月》和海恩兹·史波利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舞台呈现。
《水月》充满东方气质,一切都缓缓而来,缓缓而去。训练有素的云门舞集舞者身着素衣,沉静而细腻流淌的动作像是慢慢晕染开来的水墨,在明净清冷的舞台上舒展出一幅长卷画作。
在《水月》的音乐版本上,林怀民先生在千百个版本中挑选了“慢得出名”的米沙·麦斯基(Mischa Maisky)。
麦斯基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缓慢、悠扬,娓娓道来,与云门舞者舒展的动作、沉静的吐纳天然地融为一体,水墨画留白一般的美感和着舞者踏水而来的声响,像一股清泉沁入心肺。
而史波利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则充满了西方式的理性与浪漫,他像是将巴赫的每个音符拆开来,以优美有力的人体跃于舞台上,让人直观地“看到了音乐”。
每位舞者的每个动作仿佛都嵌入了乐章之中,舞者的身体线条在无尽变化中延伸,精密准确,整部作品犹如宇宙般广阔神秘,庄严时不可违逆,灵动时出乎人意。
“在巴赫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上帝。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巴赫的音乐。”——帕布罗·卡萨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