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群卫
朋友硬拉我去参观他入股的钢琴培训机构中新添了几个月的高科技教学设备,说这玩意太好玩了,声光电俱佳,小孩儿见了都不愿意走,大人也就急忙掏钱报名参加他们的培训班。实地参观后,发现它们与我之前在乐器展观摩的一样,确实挺花哨,没有小孩不愿意上去玩的,“学琴的孩子没有童年”这句早年常听说的告诫,被高科技教学设备轻易就粉碎了。刚入门的孩子采用这套设备及配套的教材,效果不错,但之后有没有连续性的效果呢?负责人也老实回答,根据自己与外地一些培训机构的反馈来看,除了后续配套教材还没有研发出来的客观情况外,确实存在着与其他传统教材不能很好衔接的实际困难。
以招生收钱为目的,打出从兴趣入手、从零门槛进入、从高科技的高起点开始起跑等宣传语,使用这些设备似无不可。但钢琴的学习非一日之功,其体系逻辑性、艰巨复杂性、长久深远性的实际要求与客观事实,使得不论培训机构的老师或者热情掏钱的家长,都要有一些认识和打算。如果只顾眼前,或者一叶障目,而对并不算长远的将来和并不深奥的本质没有什么思想上的认识和准备的话,可能要出问题。
在中国教育界有一个“钱学森之问”大家都知道,同样,在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也有一个“乔布斯之问”,这是乔布斯生前提出来的:“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呢?”不可否认,人类社会从开始进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以来,经济、医疗、军事等领域生产力的提高是显著的,因而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性影响,但对教育生产力的提升而言,却是可有可无而非必不可少,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了。为什么?今年11月1日,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十届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发表主旨报告时,抛出了上述问题。
其实,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都曾轰轰烈烈地开展过,都希望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然而自2006年开始,对教育信息化的反思也开始在欧美国家兴起。2009年美国教育部对中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结结实实地给“提升教育生产力”这一美好愿景泼了一盆冷水,因为他们的调查明确显示,美国中学生在阅读、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与三十年前计算机进入学校和家庭相比,没有明显差异。2010年美国出台《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时,就对原来的思路做了重大调整和提出了新命题。与美国同步,中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乔布斯之问、2010年中美发布的计划纲要、近期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教育信息化论坛,其中的问题其实已经在欧美国家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反思过了,只不过现在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和复杂起来,因为原来反思的只是电视,而现在是互联网多媒体了。当时,虽然美国教育部有官员认为,把电视电脑等媒介介入到教学中来能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但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的《电视和人的行为》一书中指出,专家们在其研究里并没有发现让人信服的证据可以证明“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而是得出了很多相反的结论。美国电视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中,更是单开“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一章,来反思电视教育节目在教育活动中的反作用与负作用。
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论述之后,再来反观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多媒体出现的所谓教育新技术革命,就难免让人发出“历史总是惊人相似”的感叹。
人类历史上有三次大的教育革命,一是文字的出现,二是印刷术的出现,三是现代电子化的出现,每一次革命都对教育发生了深刻影响。尼尔·波兹曼说,电视对教育的主要贡献是它提出了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我们当然知道孔老夫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著名论断,或许也听过“理性只有在情感的肥沃土壤里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的理想效果,但是从来没有哪一个大教育家说过甚至是暗示过,只有当教育成为娱乐时,学习才能更有效、更持久、更本质,相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认为获得知识和技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汗水、泪水、耐力、毅力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显然,各种新技术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已不仅仅是手段和工具,对它们的使用,慢慢已成为影响我们认知习惯、社会关系、意识概念的重要内容本身,乃至已经成为一种思想体系了。就像上个世纪初人们无法预见汽车将会带来怎样的文化变更一样,现在的人们也无法预见新媒体将会创造出如何表达我们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新方式。关键和麻烦的也在于,正是新媒体的五彩斑斓,造就了我们不愿再去反思和深究这种技术性的思想体系,到底是什么性质和底线在哪里?至少,如果使用新媒体之前就已经了解一些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新媒体的危险性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是我的孩子学钢琴,我的观点是不让孩子碰触这些高科技的新东西,最简单直白的理由就是,音乐教学的过程当然具备愉悦或者说娱乐性,但其中必然伴随着一定的、与快乐情感体验相反的部分,而正是这些体验的存在,才反衬并确立了愉悦娱乐性的那一面,只是一味地娱乐娱乐,其实对孩子没有什么长远本质的好处,从根本上说提升不了教育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