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版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文 | 黄宗权
在莎翁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女主角的爱情由于家族世仇而遭遇了极大的阻力。然而,压迫非但未能让这对恋人分开,反而让他们爱得更深、情亦愈浓,宁可双双殉情也不愿意妥协——借用这个经典爱情故事,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简单说来,这一效应是指越难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越高,人们就越发想去获取它。
我们不必深究这一效应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来印证它。比如,最近的一个好例子就是文化部的一纸禁令——8月10日,文化部公布了一份包含120首网络音乐歌曲的“黑名单”,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集中撤下这些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产品,对拒不下架的互联网文化单位,文化部表示将依法从严查处。
这份“黑名单”刚一出炉,立刻就成了各大网站、微信朋友圈的转发热门。不过,与禁令的初衷相反,或出于好奇或担心“失去”,很多网友按图索骥,把这份歌单中感兴趣的纷纷找来听,而互相转发、分享也成了那几天的一大热潮。这120首歌曲中,很多歌曲名不见经传,由于被禁止,使它们得以暴露于公众视野,就此而言,文化部的整治无意中像是为这些歌曲做了一次免费而盛大的宣传,“黑名单”俨然成了一个加强版的“听歌指南”。这大概是主事者事前未曾料到的吧?
官方“拉黑”这些网络歌曲的理由是,这些产品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或有危害社会公德、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所依据的是《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之规定而颁发禁令。
客观地说,这120首中确有不少低劣恶俗之作。从歌词上看,有些歌曲渲染暴力,有些歌曲通篇粗话,有些歌曲充满了生殖意象和性暗示。可以说,哗众取宠、低级炒作的“口水歌”占了“黑名单”中的很大一部分。站在公序良俗的立场上,这些歌曲的确是“毁三观”,考虑到当前网民越来越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对这些歌曲加以规范并非完全“师出无名”。
问题在于,尽管有些歌曲毫无音乐价值可言,但公允地说,对其中不少歌曲也有望文生义之嫌,因其内容并不比现今市面上流传的某些不在“黑名单”中的歌曲更为露骨。这也是这份“拉黑”清单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
问题还在于,有些歌曲被“拉黑”前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了。人们禁不住想问,为何到现在才清理?比如,13年前的一首民间流传的网络歌曲《大学生自习室》也赫然在列,人们大概不会去想“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更多的可能是长叹一声:“时间都去哪儿了”?人们兴许还会问,这些原本悄无声息,或者处于自生自灭的边缘歌曲,是否真的还能在当下产生广泛的影响?
在此需要指出的一条艺术规律是:在一个文化生活繁荣、艺术产品丰富、审美趣味多元的时代,社会对艺术产品会存在自我净化、自我淘汰和筛选的过程。那些哗众取宠、挑战伦理禁忌、只为争夺眼球的作品,最终会被逐步成熟起来的观众带着鄙夷的眼光无情地抛弃。
在网络时代,音乐等艺术作品的传播以全新的方式呈现,这对管理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抛弃旧模式,寻找新办法”是主管机构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