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7月举行的第15届柴可夫斯基大赛上,台湾小提琴家曾宇谦荣获小提琴项目最高奖。音乐学博士焦元溥在评价曾宇谦时,用“知所节制”、“能放更能收”词句来形容他的演奏风格、演奏魅力。说他无论在比赛还是平常练习中,都能以淡定稳健的心态对待音乐,都能以自由与深刻的思想去展现音乐,而不刻意去展示高超的技艺、去追求比赛的结果、去讨好评委和听众。
像曾宇谦在演奏萨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时,虽然他绝对可以拉得极其快速凌厉,但他却在整个乐曲演奏过程中,始终保持极其难得的自在与从容,尤其是最后一段,他不追求超速狂飙的快感,依然拉得淋漓尽致且优游自在。他在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时,一直注意展现深刻思考和恢宏格调,不急着在第一乐章就气力尽出,情绪张力一直逼到乐曲结尾。不是那种“一个人,学会了一样本事,总舍不得放着不用”(张爱玲语)的人。纵然只有20岁的年龄,纵然拥有炉火纯青的技艺,纵然拥有闪耀明媚的青春,却依然能够舍得炫耀卖弄,依然能够不被名利(比赛)所诱惑,明白“能放更要能收”的道理,实属难能可贵。
这使我想起了教我拉二胡的音乐老师,这位毕业于川音二胡专业的高材生常告诫我:拉曲子时,要像打太极拳一样,沉下心来,气沉丹田,尽量放松,包括心理、手臂乃至整个身体,都要松驰下来。不要紧张、也不要急躁,一紧张你的指法、运弓都会变形,演奏出的音符自然也就不会好听了。尤其是拉快音练习曲时,弓子不知不觉就离开了琴筒,拉出的声音显得轻浮、不稳重、不宏亮,原因就是心理急躁、手法忙乱所致。拉长音时,要一个满弓一口气拉到底。
这与上面所描述的曾宇谦那样“情绪张力”一直逼到底的道理岂不一样么?不光每个长音是这样,每段乐曲、整个曲子都应该是这样拉。不光练习是这样,比赛也应该是这样。其实,只有平日练习时功夫下到数了,比赛时自然就容易进入那种“情绪张力”的状态。老师还对我说,对初学器乐者有句行话:“要想有多快,就要有多慢”。再快的乐曲,也要从慢速练起,由慢逐渐到快,因为慢拉能够加深你每个指法(按弦位置)的记忆,记忆深了才能保证音准,只有每个音准确了,快起来以后才不至于踉踉跄跄踉、含糊不清。
这种循序渐进的理念,不光是对于像我这样在浩瀚无垠的艺海岸边捡拾贝壳的初学者,即使对于一些拥有相当基础的艺术家来说,也是确有必要的。像今年(2015年)8月下旬即将来国家大剧院执棒威尔第歌剧《西蒙·波卡涅拉》的世界著名亚裔指挥家郑明勋,对年轻乐手居多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就采取了耐心细致、慢节奏的调理方法。在他看来,让年轻乐手更好地理解作品,比单纯地顺利演奏完作品更重要。
人生莫不如此。无论从事科学还是艺术,无论做什么工作,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淡定稳健的心态,你的思想才能高度集中、精神才能高度凝聚,灵魂才能自由徜徉,你长期艰辛的训练成果方能真实地、无所愧疚地展现出来,你的艺术之花方能充分绽放开来。同样,只有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才能拥有优游自在的灵魂,也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收获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人生。当然,要成功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慢至快,由生变熟,稳扎稳打,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否则,只会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