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D调圆舞曲》诞生记
有一天肖邦去拜访作家兼妇女运动家乔治·桑。在客厅看到她的爱犬在戏耍玩乐,追咬自己尾巴。肖邦被这只可爱的小狗逗得笑逐颜开,乐思迸发,随即在钢琴前坐下,奏出了一段圆舞曲——曲子充满了怀远念旧的情绪,既轻松又灵快。一首不朽名曲《降 D 调圆舞曲》诞生了。
3角8分钱遗产
斯蒂芬·福斯特 1826 年生于匹兹堡,从小喜爱音乐,是 19 世纪美国一位自学成才、具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曲优美抒情,朴素真挚,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其中如《哦,苏姗娜》、《家园故老》、《老黑奴》等,不但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艺术财富。
他于 1864 年在纽约逝世。在离开人世时,他的全部经济遗产只有皮夹子里的3角8分钱。
“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尔 ! ”
1707 年,亨德尔游历威尼斯。到达后不久,他应朋友之邀参加一个蒙面舞会。亨德尔不擅长跳舞,便坐下弹钢琴。当时,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斯卡拉蒂也在场,两人并不相识,但他听过亨德尔非凡的演奏。此时,美妙的琴声传来,斯卡拉蒂一下子惊呆了,他指着戴着假面具坐在钢琴前的人大声喊叫:
“啊,魔鬼 ! 魔鬼 ! 那个弹琴的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尔 ! ”
斯卡拉蒂说完冲过去掀掉弹琴人的面罩。果然,那人真是亨德尔。从此两人成了极好的朋友。
自闭的彪罗
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封·彪罗( 1830 — 1894 )生性孤僻,不好交友,尤其极为讨厌不速之客随便上门打扰。为了能专心工作,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房门上经常挂着免见牌,上面写着:
“午饭前恕不会客,午饭后我不在家。”
“李斯特的女学生”
一位女钢琴家来到欧洲一座城市演出,演出海报上写着“李斯特的女学生。”那时,李斯特早已名震欧洲,人们认为若是他的学生,其造诣一定很深,于是纷纷慕名而来。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她并不是李斯特的学生,甚至连李斯特的面也没见过。她之所以冒名顶替,只是为了招徕听众。谁知就在她举行演奏会期间,李斯特也来到这座城市,更巧的是也住在女钢琴家下榻的旅馆。当她得知这一消息后,惶恐不安,主动找到李斯特,希望能得到他的宽恕。
李斯特一点也没有责备她的意思,反而和颜悦色地对她说:“请你把演奏会上所弹的曲子弹一支给我听听 ! ”李斯特当即指出她的不足,并为她示范,然后对她说:“现在我已经教过你弹钢琴了,以后,你完全可以称为‘李斯特的女学生’了。你开演奏会的时候,我还可以为你演奏一曲。如果节目单还没有印出来的话,请再添印一行:‘李斯特将亲临演奏’。”
衣裳褴褛的贝多芬
相传,贝多芬创作“月光”奏鸣曲是在深夜外出散步时,听到一栋房屋中传出钢琴声,而且旋律是自己的 F 大调交响曲。好奇之余,他走进这栋房屋,赫然发现弹琴的人是一位盲眼少女。贝多芬大为感动,马上坐在钢琴前面为少女弹奏,这时月光从窗户间流泻而下,贝多芬乐思泉涌,脍炙人口的“月光”奏鸣曲就此诞生。
而据说贝多芬之所以选择深夜外出散步,是因为他的衣着褴褛,羞于在光天化日之下曝光!
晚年时期贝多芬的衣著,确实曾成为维也纳居民谈论的话题之一,因为贝多芬老是头发散乱,披着一件旧大衣,大衣袋子里塞满发臭的手巾、眼镜等用具。不过,贝多芬并非从小就如此“名士派”。据当代文献描述,青年时期贝多芬初抵维也纳,穿着可是相当时髦,不但剪裁合身,衣料均属高级的呢绒或毛料,腰间还配了一把短剑。
注重衣着的拉威尔
1928 年,拉威尔接受邀请访问美国,预计在新大陆停留两个月。为了这趟旅行,拉威尔竟然带了五十件全新的衬衫、二十套睡衣以及数不清的裤、袜、靴等等,注重打扮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据说,有回他已经出门,半路突然发现袜子和上衣的颜色不搭配,马上折回家中更换,结果差点赶不上火车。
猜你会喜欢:
1.巴赫 1685~1750 巴洛克 …
克劳迪奥·阿劳,1903年生于智利奇廉。自幼以神童…
钢琴,虽然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但在我国…
76岁高龄的著名钢琴家刘诗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