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巴洛克音乐,今天我们不经思索就能说出它的代表人物: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然而在巴赫生活的时代,他的名气并不算大。当时的“巨星”,是乔治·菲利普·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泰勒曼的音乐旋律自然流畅,对位技法精准的同时又摒弃了很多创作程式,因而广受当时听众的欢迎。他的曲调流畅甘美,结构清晰明快,一扫繁琐晦涩之风,因而被认为是连结巴洛克后期与新兴的古典乐派之间的桥梁及重要过渡人物。虽然在音乐内涵上比不上巨匠巴赫,然而在动听程度上,泰勒曼比起亨德尔、巴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可能是他在世时风头无两,身后却淡出音乐历史的重要原因。
然而20世纪以来,重新发掘巴洛克的潮流中,泰勒曼曾被忽视的重要性又再次被提起,从而得到相对更公正的评价。罗曼·罗兰在《泰勒曼:一位被遗忘的大师》中评价他:
“我们不可能不对其作品数量和此人无穷的活力感到震惊。他一直同青春并肩前进。……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会对长期忽视泰勒曼而感到羞愧。……我们可以看到,在音乐的每一个领域——戏剧的、宗教的及器乐的——泰勒曼都站在了伟大的现代运动的源头。”
泰勒曼的世俗康塔塔《伊诺》,正是让罗曼·罗兰感到因忽视他而 “感到羞愧”的作品,这部写于他晚年的声乐作品,也可以称为泰勒曼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哪怕是在音乐界还未重新认识他重要性的时代,这部作品也一直广为流传。
作者/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