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4日,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的中国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首首经典作品从创作之时起直至今日依然被不断翻唱,打动着每一位听众。2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谈论起西北民歌,总道是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悠扬小调;是独立音乐人走出国门技惊四座的家传绝学;也是殿堂之中华夏文化的璀璨瑰宝。
“西部歌王”如何走上音乐之路
王洛宾,原名荣庭,字洛宾。他自幼就喜爱音乐,并且对音乐有着很好的感受力和记忆力。“九·一八”事变后,王洛宾为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创作了一首插曲《奴隶之爱》,这首曲子也是王洛宾的处女作。1937年,王洛宾参加了由著名作家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这个时期的战斗生活中,王洛宾还创作了《洗衣歌》、《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等歌曲。1938年春,西北战地服务团奉上级指示,派出作家萧军、诗人塞克、音乐家王洛宾和朱南星等人赴新疆开展工作,王洛宾一下子就爱上那抒情动听的西部民歌并沉醉在那优美的歌声中了。在这一年中王洛宾创作了30多首歌曲。1939年-1941年,王洛宾到青海回教中学任教,其间他经常深入民间采风、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板城的姑娘》等优美动听、流传极广的民歌。今天,西北民歌因其豪放自由的唱腔、真挚的歌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发现、传承与创新。20年后的今天,加入了流行、摇滚等元素的西北民歌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光芒,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经典作品是这样“炼成的”
《在那遥远的地方》
经典歌词: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1939年,王洛宾接受著名导演郑君里邀请,到青海湖畔的金银滩大草原参与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时,认识了在片中扮演牧羊女的藏族姑娘卓玛。在拍摄过程中,活泼美丽的卓玛给王洛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拍摄结束后,卓玛驰马返回家乡,离开时,她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达坂城的姑娘》
经典歌词: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
1938年,王洛宾所在的抗战剧团组织联欢会,当时一个头戴小花帽、留着小胡子的维吾尔族司机,唱了一首简短的维吾尔语歌曲。王洛宾敏锐的音乐神经被触动了,他用在学校学习的速记方法很快记下了这支歌的旋律,并请在兰州的维吾尔族商贩对歌词作了简单的翻译,很快就编配成一首简短流畅的《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是王洛宾整理编曲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民歌,而且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唱响至世界各地,成为各国人民都喜爱的歌曲。
《半个月亮爬上来》
经典歌词:半个月亮爬上来,咿啦啦,爬上来,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咿啦啦,梳妆台;半个月亮爬上来,咿啦啦,爬上来,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咿啦啦,快打开。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王洛宾结合西北地区民间音调与欧洲抒情曲的风格,改编的一首歌曲,在平静的述说中,将潜存于主题的抒情成分委婉柔和地表达出来,从而让新旋律浸透了西班牙式的浪漫风情。这首歌曲因曲调优美、意境深远、易于学唱而流传全国。1939年春天,王洛宾跟随西宁“青海抗战剧团”赴河西走廊,当时除编排抗日内容的小剧外,还排练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乡土民歌,其中《半个月亮爬上来》作为特别保留节目表演。
《掀起你的盖头来》
经典歌词: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眉。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梢弯月亮。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上的弯月亮。
这首歌曲是王洛宾根据乌孜别克族的婚嫁礼仪民歌《讨新娘》改编而来的,曲调节奏明快、歌词含蓄、层次分明。他曾在自己的“音乐札记”中,曾经记录了这支民歌的起源:"这个舞是南疆的一种乡土游戏。秋收时节,在麦场上休息的时候,由一位上年纪的老汉穿上妇女的服装、戴上盖头,然后作出扭捏的动作。一个青年在他身旁边唱边跳,最后掀开盖头,却看见盖头里原来是一位白发老汉,大家哄堂大笑,然后继续劳动。这种乡土游戏,起源于南疆农村,是人们在劳动时为了逗乐解乏而发明的娱乐形式,本身并无多少艺术价值。关于这首作品,还有一段美好的往事是,王洛宾曾套用这首作品的曲调来重新填词,形容女作家三毛留给他最美好的第一印象,“掀起你的盖头来,美丽的头发披肩上。像是天边的云姑娘,抖散了绵密的忧伤。”
《阿拉木汗》
经典歌词:阿拉木汗什么样? 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弯月,她的腰身像绵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发抖。
原本是一首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是王洛宾于上世纪1944年初,收集资料并改编而来的作品。故事是这样的:19世纪中叶,霍加·尼牙孜参加绝色美女阿拉木汗在乌鲁木齐二道桥设立的招亲擂台,凭借机智的回答、精彩的表演以及出色的歌唱,赢得了阿拉木汗芳心。阿拉木汗因姿色出众,哈密一些王公大臣、纨绔子弟时常邀请她参加宴会,令她十分厌倦,居住十年之久忍痛离开了哈密,独自到了吐鲁番,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乌鲁木齐。后来霍加·尼牙孜和同伴们吟唱着哈密木卡姆调子,配上自编的歌词,到处寻找离去的阿拉木汗。作品的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频繁地运用切分节奏使乐曲轻快活泼的效果更加突出,再结合手鼓的伴奏,使人听之欲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钟爱,不仅在中国流传着,还传到了外国。
《青春舞曲》
经典歌词: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这首向上、积极的作品,原本是一首短小精悍的维吾尔族民歌,是王洛宾在1939年根据资料整理、改编而来的。直到现在,无论男女老少,从民歌手、到港台歌星、再到众多选秀歌手,几乎每个都喜欢哼唱这首动感十足的《青春舞曲》。后来,也因为这首歌的巨大影响力,连作家吴淡如为王洛宾写的传记,也借用了这首作品歌词提及的一个词“青春小鸟”来命名。
《歌唱万年青》
《歌唱万年青》是王洛宾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他为美加利福尼亚州万年青合唱团105名老人所写的歌曲。有人说这是王洛宾艺术创作的最后一笔,是他在病床上完成的创作,距离他去世不到两个月。其实,王洛宾与病魔漫长的抗争,为传播中国西部民族艺术经典而终日废寝忘餐、四处奔波,才是一曲最为壮丽的人生绝唱。
个人主要作品
早期有《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建国后有《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我等你到明天》《黄昏里的炊烟》《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亚可西》等;歌曲集《西北歌声》《青海歌声》《哈萨克抒情歌曲集》《洛宾歌曲集》等;歌剧《沙漠之歌》《无人村》《两代人》《战斗的历程》《托太尔的百灵》《带血的项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