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福州话表演的唯一剧种是已经400多岁的闽剧。9月16日晚,20位闽剧老艺术家联袂在福州大戏院为观众奉献了“夕阳红专场”。专场演出与闽剧艺术研讨会上,“老依拔老依姆”(老伯伯老婆婆)充满老福州“虾油味”的唱戏与攀讲(聊天),提醒地方戏不能丢掉传统、失去地方味。
闽剧依旧是此生最爱
《守护传统、返本开新——闽剧传统折子戏演出专场》一开场,参演年龄最大的85岁老琴师陈正和与刘银惠、陈新国等10位老艺术家就用经典的闽剧传统曲牌把观众带回曾经的岁月;陈仕心表演的《拜塔》与黄愿亭表演的《陈若霖斩皇子》都是经典老段子;周淑琴与朱善根搭档《贻顺哥烛蒂》中的经典唱段《说媒》,再博满堂彩……
压轴的《梅玉配》曾经催生“粉丝现象”。1979年,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复排《梅玉配》,风华正茂的李少华、林聪中、林瑛、陈楠等组成“青春版”阵容。租用茶亭路公交俱乐部礼堂,首轮连演39天,一天后再演20多场,场场爆满,轰动榕城。
9月16日晚,李少华、林聪中、陈楠时隔36年与林瑛再聚舞台,演绎了《楼会》和《搜楼》两个经典唱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得以重现。
李少华早在1992年就由于戏曲处于低谷,无奈痛别闽剧、旅居美国,林聪中也早已赴美,陈楠已移居我国香港24年。再度登场的《梅玉配》阵容中只有一位还坚守闽剧故土。但正如李少华所言“闽剧依旧是此生最爱”,她在美国带着4个徒弟,林聪中也收了两个学生,还创办美国闽苑文化交流协会,推广闽剧。
每位老艺人都是一个闽剧传奇,演绎着守护与归来的感人剧情。“闽剧特色日渐模糊,老艺人们回归的意义正在于守护传统。”发起这场演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林瑛66岁还一直坚守闽剧,从演员到实验闽剧院院长,退休后又担任闽剧艺术研究会会长,不离闽剧半步,被誉为闽剧的女儿。跟她一样,陈乃春、朱善根等也在坚守。
老艺人与文化厅长的闽剧之约
这场演出缘于老艺人与福建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的一次闽剧之约。
早在2012年初,“闽剧皇后”胡奇明离世,与她生前最后一部剧配戏的林瑛,在同年闽剧艺术特色研讨会上,呼吁抢救闽剧老艺人艺术。去年8月5日,在福建省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上,林瑛提议举办闽剧老艺人专场。陈秋平当场应允。一年后如约实现,9月17日,闽剧艺术研讨会在演出的浓浓余味中开场。
“可以用福州话发言,要有虾油味。”陈秋平的提醒让研讨会成为既甜又辣的“攀讲”:闽剧特色是什么?如何建立更加系统的流派传承和教材理论体系?本土人才紧缺怎么解决?如何改善民间剧团生存现状?
“闽剧特色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林瑛把媒体的发问抛了出来,立即引起激烈讨论。她结合表演,提出“逗”是否能像越剧的“雅”与豫剧的“冲”那样代表闽剧特色的问题。音乐家郭祖荣受启发,认为闽剧的逗腔特征鲜明,提醒不要否定已成定式的音乐,他提出可借鉴华侨大学成立闽台戏曲音乐研究所的做法,加强对福建民间音乐的研究,提升闽剧音乐。
由于闽剧未树流派,唱腔特色无法传承,陈乃春呼吁政府牵头组织福建省专家对闽剧老艺术家的表演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开展闽剧科研,系统整理闽剧历史、表演流派。陈秋平要求,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的理论工作者要与老艺术家建立结对子机制。
以地道的闽剧留住观众
流派体系和教材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闽剧人才培养。当前,闽剧主要依靠剧团与当地艺校培养人才,通过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并输送到全国戏曲高等院校深造,这样的模式存在受“京腔京调”等影响而丢失传统特色的风险。闽剧导演林汉湘就近年来对外来人才的依赖,培养本土导演、编剧、音乐等人才的缺失表达了强烈担忧,他建议选拔优秀演员向编剧、导演等方向深造转型。
在民间活跃着的120多个民营闽剧团,每年演出3万多场。如今,民间剧团生存艰难,一些剧团请业余作曲家编戏,演员水平不高,丢掉了闽剧的味和魂,流失了大批像陈兴检这样的老戏迷。陈兴检说,之所以常跑到福州看戏,就是由于老家民间剧团演出水平低:“看不地道的闽剧,一刻也坐不住。”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认为,民间剧团在繁荣演出市场、培养基层观众与闽剧的情感方面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陈乃春建议,对民间剧团进行年度考核,向优秀剧团补助经费、设备等,依托艺校进行培训。陈秋平指出,可以在专业与民间剧团之间建立合作机制,文化主管部门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一视同仁,并引导民间剧团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寻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