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个钢琴家,见识过他弹琴的人都称赞他技术国内顶尖,并肩郎朗和李云迪。但是,你是不是绞尽脑汁也想出来他是谁?是的,即使满腹才华却名不见经传。这个仍未发光的金子,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沈文裕,曾经的神童、天才钢琴家,他留学德国、拜入大师门下,一举获得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冠军……2005年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兴区一个地下室里,独自弹着他价值126万的施坦威钢琴,没有听众。31岁了,如今的沈文裕像做了一场天才梦......
一起来看看,与郎朗、李云迪齐名“中国钢琴三剑客”的沈文裕到底经历了什么吧。
“你完全可以当钢琴家了,德国人却要你做学生!”
“太让人寒心了…… 国内的演出,演完都有领导接见,吃饭都是上规格的!”
“他就是不懂宣传,我让他弹大家都能听懂的,他却弹勃拉姆斯。”
“不是我不让他独立,他舒服得很,你问问他想独立吗?他不想!”
钢琴上了船,出了德国边境,入大洋,经上海,过长江,一路海运回到重庆。从这天起,沈文裕的一切都在往坏里变。
之前,他是神童、天才钢琴家,留学汉诺威,拜师凯沫林,还是英国皇室、巴西贵族的宠儿,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的冠军。2005年回国之后,他在北京大兴区一个3层独栋建筑的地下室里,一个人弹着他价值126万的斯坦威钢琴,没有他想象中的名气,没有听众。
28岁了,沈文裕像做完了一场天才梦。而他和父亲都不认为梦正在被撕碎。
学未成,父亲要求回国
2005 年回国之后,沈文裕在北京大兴区一个 3 层独栋的地下室里,一个人弹着他价值 126 万元的斯坦威钢琴。回国那年,他19岁。
天很阴,有点冷,沈文裕拎着箱子,站在柏林火车站的月台上。一个德国同学追上来,狐疑地问:你真要回中国?
他觉得不可思议。凯沫林是德国钢琴大师,古典音乐的权威,能拜入其门下,一学4年,这样的人不多,沈文裕是其中之一。
而且凯沫林偏爱他。4年里,他求学、演出、拿奖,欧洲古典音乐的大门已经对他打开,他正朝那个梦想的成功的音乐殿堂而去,可突然他不学了,要回中国。
临走,凯沫林开着小车来接他,师徒二人去馆子里吃了顿饭,席上凯沫林仍然不舍,他对他说:“回了中国你就毁了。”他说的是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不成熟。
沈文裕听着,很为难,迟疑、不舍而又软弱,像在怕什么。之前他不这样。音乐上,没有人比他更自信了,他甚至拿莫扎特自比:“大师死了,我就是大师。”
变化发生在爸爸肖元生来德国探亲的两个月内。
“如果你不回国,我就跟你妈离婚!”肖元生这样告诉沈文裕。那天父母闹得很凶,一半因为母亲:陪儿子求学德国8年,肖元生一个人留在中国,总担心妻子在德国“有了人”。
另一半原因是因为郎朗。那时他刚红,技术跟沈文裕差不多,但说起名气、市场、收入,两人不在一个等级。
“你完全可以当钢琴家了,德国人却要你做学生!”肖元生不满意。儿子18岁了,也获到大奖了,还在一堂又一堂的上课,管这个、那个叫老师。这两三年来,父亲肖元生以每天发 1-2 条的速度,共有 1000 多首曲目发到网上,通过“钢琴家沈文裕”的微博发送。他在微博上逐条看留言,网友说想听、需要,他就让沈文裕弹。
“太让人寒心了!”肖元生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一次在德国演出后,天黑透了,沈文裕自己买饭,“国内的演出,演完都有领导接见,吃饭都是上规格的!”
还有儿子签的那个唱片公司,他也不满意——“70年版权归公司”;至于报酬,“只有1000欧”。“强盗啊!”他冲着电话大骂。那家公司在德国颇有名望,又是凯沫林引荐,沈文裕握着听筒,挂也不是,听也不是。
“我快不行了,”肖元生指着自己的手表给儿子看,“你爷爷死前,手表一下子跳好几个格,我现在也是这样。”
他又指指自己的心脏,吃两粒速效救心丸,说自己不能再承受分居、孤独和儿子的籍籍无名。
“你爸爸是个魔鬼!”凯沫林伸出双手,抓住沈文裕的头,用力揉、挤,心痛到有些声嘶力竭:“他往你脑子里放了什么东西?我怎么才能把它拿出来?”
5-18岁,钢琴天才之路
东西不是一天放进去的。28岁的沈文裕至今不大会与人交流、没正经上过文化课、从不带钱、不会上网,也没谈过恋爱,10年前,他第一次听说清明节。
长期以来,专业精深、不能自理,是爸爸肖元生对天才的一种理解。于是在培养天才时,他也一起培养了天才的缺陷。
有人曾劝沈文裕独立,追女人、上网吧、出门带上钱,像一个成年男人应该的那样。肖元生说这不可能,“天才都是不正常的,让他正常,就毁了他的天才!”
“不是我说他天才,大师都给鉴定了,就是天才!”肖元生说起“天才”的出处。
音乐人苏立华见过7岁的沈文裕,“他简直是完美,身上透出的那种灵气,让你觉得这个孩子即使不学音乐,学任何东西都是天才,他是一个一切意义上的高智商孩子。”
“小乖小乖的,”启蒙老师刘建平的妻子汤立君描述说。沈文裕手不大,但弹得轻巧、贴切、流畅。对阅历、人生,他不懂,也没兴趣,却能越过这些,直接到达了音乐本身。
沈文裕也感到了自己那种自然发生、流畅而不受阻的东西,那好像来自天上:“并不是说跟人家比了之后,才确定自己是天才,而是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就好像上天给我什么东西似的。”
上天给东西,在父亲肖元生一生里,渴望却从没发生过。
早年,肖元生的父亲被押送新疆服刑,母亲为避嫌,20年不与人来往,儿子也由“沈”改随母姓肖;日子穷,欠下300多块钱债务,肖元生从孩子起就做小工,一个月赚8毛6,记忆中总在欠账,永远还不完。
可这一次,他发现新的东西。儿子5岁时,拿一把电子琴玩儿,听到电视上的曲子,随手就弹出来了。这不是天分是什么?
和所有不得志的父亲一样,他一下子抓住它:“我把一辈子都赌在这上面。”
“这个才是现实,其他的都不重要。”“其他”是指肖元生自己的那些梦想,它们很不具体,但都包含着同样的目的:出人头地。为这,他干个体、开小店、炒股票、写诗,给中南海写信,跟江泽民讨论“改革”的问题。
沈文裕不懂这些,他还小,有了钢琴之后,动不动就笑,没有理由,忍俊不禁。
“莫扎特小时候也这样”,启蒙老师刘建平说。天才的暗示、征兆都有了,肖元生越来越肯定:“儿子就是天才。”
剩下的就是实现这一点,并从此出人头地。肖元生开始看书。贝多芬不能自理,生活上要爱丽丝养他;莫扎特放荡、人品差、几乎是个无赖,但才华就在那儿;陈景润不会谈恋爱,国家给配了一个媳妇儿;电影《海上钢琴师》《莫扎特传》,他专门研究过:“天才有特殊的才能,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过一种特殊的生活。”
沈文裕5岁这一年,肖元生买来钢琴,这花掉了他大部分收入,肖元生让他学,他就学,让他练,他就练,让他跪老师,他就跪,夏天天热,就脱光了弹。
他上午学数学语文,下午只干一件事:练琴。
9岁那年,沈文裕举行了人生第一场个人音乐会,12岁他考入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之后转入汉诺威大学,拜凯沫林门下,16岁时在美国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并一举成名。
“那么艰难的技术,到了他手里变得如此简洁明快,简易可行,十九万个音符能梳理得如此清晰!”获奖那年,《音乐周报》这样评价说。
伦敦《星期三周报》也写道:“他比任何大师都妙,就像个天使,自然、干净的弹奏风格简直像一块水晶玻璃。”
豪尔、凯沫林……大师们争着要他。
不是所有人都有沈文裕所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但他却开始羡慕别人了,最初是那种自由。
沈文裕给父亲过生父亲却大发脾气不知所措
独立,从不能到不想
独立,在德国时沈文裕试过一次,只有48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