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截图让自带“华语乐坛最后一个天后”光环的王菲,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已经不是王菲跨年演唱会第一次被曝出天价票“跳水”了。
在经历了12月5日的大麦网“30秒内全面售罄”后不久,12月11日晚就传出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内场门票大礼包”在腾讯旗下票务网站“娱票儿”开售遇冷的消息。与大麦网主打的原价票不同,娱票儿出售的是打包价,除了一张价值7800或5800的内场票外,还有项链、手拿包、香水等礼物。
与之前宣传的“30秒售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娱票儿”内场礼包开卖十小时余,四档礼包均未售罄,并最终因不明原因匆匆下线。
娱票儿王菲演唱会礼包价格
关于王菲“幻乐一场”是如何造就票房神话的,新观之前在《王菲疯了还是我们疯了?到底谁在制造“幻乐神话”?》中已经分析过,今天不再赘述。这次票房崩盘的传闻,也不禁让我们思考:天价票房究竟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还是对艺人价值的过度透支?
有粉丝在网上吐槽:“7800元买一张票,我为什么不看一场陈奕迅,看一场周杰伦,看一场林俊杰,看一场李荣浩,再看一场薛之谦。” 也有人指出,中国演唱会门票已经是世界上最贵了,这种价格都可以去看格莱美现场了,干嘛看她呢?
NewRadio网络电台创始人、微博签约自媒体人@杨樾 前天就在微博上对王菲“天价票”一事发表了看法:
但另有业内人士则持另一种观点:完全不认同杨樾的观点,当某种资源稀缺的时候,其自身的价值属性自然会发生变化,就像前几年iphone新品上市,都会把价格炒高一样。他这种超级果粉,应该能明白啊。王菲时隔多年,全国就开一场,而且未来何时再开也未定,这难道不是极度稀缺的资源么,当一张门票已经超越了音乐的定义,甚至有了身份属性的时候,价格发生变化难道不正常么?我不会买王菲的票,不是因为贵,而是因为我不够喜欢。要是战车来香港,花个大几千买票去看我完全没意见啊,几万我就舍不得了,但那说明我穷,那我就努力挣钱呗,怪艺人是什么逻辑?你穷你有理么?
当然话说回来,随着文化娱乐市场的日渐繁荣,在国内演唱会卖到天价并不鲜见。
2016年3月,韩流天团Bigbang杭州演唱会,也传出黄牛手中面值1000多的票卖到了10000多;2016年7月,周杰伦“地表最强”演唱会上海站开票之后就被秒杀,内场2080的票价到黄牛手中翻几倍;2016年11月,张学友上海演唱会内场门票从8000多炒到过万。
韩国人气组合Big Bang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明星们开演唱会基本都是连开2-3场,而时隔四年,天后这次是只此一场,这也让王菲演唱会的“天价票”似乎不那么“天价”了。自演唱会宣布举办后,黄牛市场已经被炒到288000,内场A区一排位置票炒599999,还有更惊人的是有黄牛网曝1排1号2号叫价高达100万。
然而截止发稿前,西十区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的门票基本已经处于降价状态。
首先,天后的票价在最初能炒到这么高,必然是有市场需求的。王菲四年的半隐退,于是当一场仅有的演唱会出现时,它本身成为一场盛事,高票价似乎成为黄牛炒作、饥饿营销的必然结果。在高价门票面前,高达5000万的制作成本、王菲在演唱会当天的造型、演唱曲目、参演嘉宾等都是足够诱人的卖点,但在真正的菲迷面前,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吧。
但我们也不得不反思,已有的存在未必合理。在人人皆谈粉丝经济的时代,王菲的粉丝们真的“人傻钱多”吗?又有多少粉丝能够享受到这样一场充满营销意味的“现象级盛事”呢?商业演出秉承商业和利益的法则本无可厚非,但对“王菲”这个难得的明星IP商业价值的过度榨取、对歌迷需求和歌迷权益的无视,渐渐让这场备受瞩目的演唱会变了味。
而最新曝出的新闻是,最近一年刚刚在上海起步的两个票务网站牛魔王和票牛被上海市公安局立案调查。据介绍,此次专项打击行动由上海市政府高层直接挂帅,而这两家票务网站或面临被关停的处罚,主要原因是参与倒买倒卖王菲演唱会等热门演出门票。
后事如何,等演唱会结束,新音乐产业观察将继续为大家进行深度解读。最后预祝参与这场演唱会的各方都能各得其所,别真的“幻乐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