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在绍恩指挥下于国家大剧院演出的2016-17音乐季“龙声华韵”系列音乐会中的两部鲍元恺的作品——第一交响曲《纪念》和清唱剧《禹王治水》,让观众听到了一场具有“可听性”的当代音乐作品音乐会。
鲍元恺的第一交响曲《纪念》将史诗性、哲理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在四个乐章中展现正义与邪恶、人类与灾难、进步与倒退、理想与现实这些对立因素间的抗争。整部作品在音高结构上贯穿同一个音组动机——连续下行的大二度和小三度,由这一动机和它的延伸、分裂、倒影、逆行、变奏以及建立在这个旋律上的对题,衍生出各个乐章不同形象的主题。在作曲技法上最值得称道的是第二乐章中对古老的帕萨卡利亚形式的纯熟运用。鲍元恺采用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乐章布局,将第二乐章确定为谐谑曲,以帕萨卡利亚的特征,表现苦难中的人民积极探索、奋力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勃勃生机,有着强烈感染力。末乐章民歌素材的引入,赋予音乐以植根于中华大地的生命力。
下半场的《禹王治水》是一部由交响乐团、混声合唱、童声合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独唱组成的庞大阵容演出的清唱剧。鲍元恺的创新体现于,他在这部交响曲中的声乐处理有更加统一的线索和更明确的意蕴。通过乐章之间速度、调性、调式、力度、演唱形式以及乐队配器的对比和衔接,表现了华夏祖先面对大自然的七种精神状态:惊恐、悲壮、豪迈、凄婉、敬畏、淡定、辉煌。
中国交响乐团在两部作品中显示了在演奏当代中国音乐作品时那种与对待经典杰作同样认真、专注与投入,这一点对于作品的水准十分关键。邵恩的指挥线条清晰而有力。在《禹王治水》中,合唱与独唱的段落,如果管弦乐的力度能适当压制,或许能达到更高的清晰度,同时也有助于获得更强烈的对比性和戏剧感。音乐会采取不加任何表演的形式呈现这部清唱剧,让剧情在唱词以及乐章间的朗诵(由徐涛担任)中得到陈述。
三个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北京节日合唱团、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金帆合唱团)既能以宏大声势描绘波浪滔天的场景,又以明澈音调唱出超然升华的纯净之音。四位独唱中,男中音廖昌永无论就嗓音还是音乐表现都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