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厦、东城与望牛墩三个音乐剧创作生产基地的建立并获“国字号”认定,只是东莞音乐剧发展8年来成绩的一部分体现。东莞音乐剧发展的8年,成绩远远不止这些。正在热闹举行的中国·东莞音乐剧节,作为重要的展示窗口,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展演剧目的数量、场次不断增加,演出场地不断拓展,观看人数每年不断递增,莞产音乐剧数量与质量“齐飞”……市民对音乐剧这个带有“阳春白雪”标签的舶来物,从陌生到熟悉,喜爱和懂得欣赏的观众群体日益增加。
音乐剧这棵艺术之树已在东莞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并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使得“阳春白雪”的音乐剧和者日众,不再曲高和寡。
数量增加 演出剧院从一个到八个
自2007年举办首届东莞音乐剧节后,又连续在2009年、2011年成功举办了两届音乐剧节。刚刚在12月6日晚拉开序幕的第四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更与中国音乐剧协会联手主办,这让东莞音乐剧节的规格和档次得以提升,同时这也是对东莞音乐剧发展的一个肯定。
东莞音乐剧节已经进入了第四届。从首届音乐剧节8部音乐剧展演,到今年的13部剧;从最初半年时间的18场演出,到现在不到一个半月时间内的28场演出;从最初只有玉兰大剧院一个场地,到今年在全市7个镇街8个剧院展演。
数字的变化是枯燥的,但也是最真实和直观的。从四届东莞音乐剧节上展演剧目数量和场次、场地不断增加、观影人数不断上升等,可以看到,音乐剧切切实实地走到了东莞观众的身边,走进了东莞市民的文化生活中。
为了丰富音乐剧节的内涵,本届音乐剧节期间,除了音乐剧展演外,还举行音乐剧沙龙、本土音乐剧小戏小品比赛、音乐剧艺术普及推广、剧目评奖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
宽度拓展 从城区到镇街的推广
音乐剧节的展演剧院每届都在增加,从最初只有玉兰大剧院一个场地,拓展到塘厦、东城两个音乐剧基地,再到今年新增了望牛墩、长安、常平等共8个演出剧场。这是让东莞观众在家门口便能感受到音乐剧的魅力,同时也是我市“文化惠民”工程的体现。东莞的“文化惠民”工程,将“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送到市民的家门口,同时也将“阳春白雪”的音乐剧送到各镇街的市民身边,让他们得以接触和了解音乐剧,从而实现音乐剧在东莞的普及。
在政府支持下,镇街的音乐剧展演大多是优惠的票价、甚至赠票的形式,这难免让外界对音乐剧市场在镇街的发展提出质疑。
对此,或许塘厦这个东莞首个音乐剧创作生产基地能给出一些答案。塘厦在2011年和东方松雷音乐剧剧团有限公司正式“联姻”,先后推出了《王牌游戏》、《妈妈再爱我一次》等音乐剧。因此,塘厦观众算是比较早能在家门口欣赏到高雅的音乐剧的。塘厦最初赠票的对象是机关公务员、各村代表、商会及企业代表等人群,但几年坚持下来后,今年剧目还没上映,普通群众已经想方设法索取赠票。
观众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让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剧的观众掏钱买票,从目前来说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东莞镇街的观众群体与北上广等大城市不一样,这就决定了观众培养的模式不一样。因此,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榜样力量 音乐剧基地的示范作用
这八年来,东莞以打造“音乐剧之都”为目标,探索形成了东莞音乐剧的“五合一产销模式”,合共引进了国内外60多部音乐剧来莞上演,培养了观众和市场。而塘厦、东城和望牛墩三个音乐剧创作生产基地的建立并获“国字号”认定,更在东莞市甚至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去年才建立音乐剧基地的望牛墩,吸引了摩登影子音乐剧团和东莞精战杂技团在此落户,更在今年的音乐剧节上一下推出两个新剧目。望牛墩镇委宣传办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要做最大的努力,将借力东莞“音乐剧之都”的平台,将望牛墩音乐剧基地打造成影响全国的艺术品牌、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孵化器,促进望牛墩的艺术创作向专业化高端方向转型。接下来,望牛墩将会借着两部本土原创音乐剧的推出,开展专家研讨、交流座谈、文艺培训和作品下乡活动,并与摩登影子剧团和精战杂技团洽商,组织这两个优秀剧目进行巡演,特别是《蔬菜总动员》这个剧目,将尝试送戏到校园。
文丨钟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