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陈琳:与小泽征尔先生的二三事
[摘要]
我国青年女指挥陈琳便是这样一位指挥家中的佼佼者。
提起指挥,你或许会想到托斯卡尼尼、卡拉扬、小泽征尔等等世界一流的男性指挥家,然而在国内乃至世界指挥届都属凤毛麟角的女性指挥家,你又是否认得呢?我国青年女指挥陈琳便是这样一位指挥家中的佼佼者。
陈琳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俞峰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更是中国为数不多、曾经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近距离接触并学习的优秀指挥之一,曾担任大师的指挥助理。
1999年,小泽征尔先生在北京举办大师课,身为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的陈琳有幸参加了此次课程。2000年,陈琳参加了为期八星期的坦格伍德夏令营,获得了小泽征尔先生及其他大师系统性的教学指导。2003-2006年,她担任小泽音乐塾的指挥助理。这几段学习经历让陈琳与小泽先生的渊源不断加深。
在她的记忆中,小泽征尔先生是一个平易近人、严于律己的人。
小泽先生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他出生在中国,七岁才返回日本,年幼时一直住在东单附近的胡同。他每次来华演出,都要回去看看老宅子、老邻居,还遵从母亲遗愿,把一半骨灰埋在了老宅子的院中。小泽先生喜欢中国面食,还特意寻到簋街去吃刀削面,看刀削面的技艺。
陈琳谈到,由于其教育背景与性格的关系,小泽征尔先生对待音乐与教学都相当严格:他要求的地方一定要做到,比如用什么方法指,就必须按他说的去做。当然,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他要求的东西,他自己也会先做到。
虽曾在欧洲读过卡拉扬进修班,受过伯恩斯坦的栽培,但小泽先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日本接受教育,他的个人理念、思维方式都很日本化。他始终认为,古典音乐是舶来品,起源不在亚洲,所以他不讲音乐本身,而更多地是传授技术层面的知识,只教学生如何操控乐团、使其整齐划一,如何控制节奏、整合不同的律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教学一般会拿比较古典的作品给学生做训练,比如莫扎特、早期的贝多芬,这些作品即便没有指挥也可以演奏,因此对指挥的技术没有太严格的要求。然而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如果这类作品的音乐性与风格的把握上错位了,即使打的拍子是清楚的,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错误的印象。
近年来中国在探讨指挥教学上沿用了小泽征尔先生的理念:不选用风格很难把握的作品,而是选择偏向技术型的作品,尤其是在起步阶段,会给学生用一些音乐形象鲜明的作品,比如协奏曲。
当然,音乐和技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所以指挥仍然需要有强烈的音乐感知。小泽征尔先生的教导也深深影响了陈琳在指挥教学方面的理念。
指挥需要具备两项才能,一是有作曲家的功底,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看谱子一目了然;二是有演奏家的感觉,对每个音符都充满想象,对音节与乐句的细节充分感知。总而言之,指挥家不仅要能够理论化地分析作品,还要对音乐有自然和感性的理解。
陈琳曾多次随小泽先生参加斋藤纪念音乐节,每次与乐团的合作,都会在指挥中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感知,获得乐团与演奏家们中肯的意见,这使得自己提高很多,双方共同探讨,才能共同进步。
她始终认为,乐团演奏是一个集体项目,因此指挥要了解整个集体所具备的素质是什么。集体项目主要强调协作性,对节奏与律动相对严格,而非对技术严格。即使独奏水平再高,无法倾听同伴的节奏与律动,仍然无法达到整体的协调与完美,这不仅是每一位乐团成员应具备的素养,更是作为乐团操控者的指挥所承担的责任。
同时,指挥和乐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小泽先生用亲身经历告诉陈琳,指挥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作品,就个人而言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听取乐团的意见就格外重要。比如曲子最后收拍时,指挥不可一味地收束,因为乐团要照顾后面的声音,自身也有共鸣的需要。
也正是在不断的学习、磨合与探索中,陈琳与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等国内外多个知名乐团的合作都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她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现代指挥教学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部分原文摘自《音乐筑梦——王笑晗访指挥家陈琳访谈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音乐与乐器产业第一手资讯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点击右侧蓝字快速关注乐度公众号:Musicdu乐度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
Musicdu乐度公众号:musicdu_com
想要体验免费发新闻,请加静静的微信
来源:北京音乐厅
发布人:叶子
-
点赞
-
高兴
-
拍手
-
加油
-
惊讶
-
路过
-
难过
-
叹气
-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