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编学琴的经历中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应该自信一点,热情一点,男孩子不要这么优柔寡断。”一位前辈对我说。我惊呆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我,只是因为我们所使用的乐器相同,就在演出时聊了几句。
他说,他是从音色里听出来的,“你的声音内敛,如此明亮的乐器也能发出这样低沉温顺的声音,这和你演奏的曲子无关,而是和你的性格情绪有关。”听完他的话我不禁想起了老师对我的调侃:“你今天是不是又没吃饱饭?声音那么低沉。”
琴的声音会越来越接近主人的性格
作为半个唯心主义者,小编相信“万物皆有灵”的理论,或许大部分琴童在接触乐器几年后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乐器和自己是心灵相通的”,甚至连父母都无法理解的心情,只要通过演奏就可以被乐器所接受,所理解。如果用科学来解释,与其说琴有灵性,不如说我们的演奏方式在时时刻刻影响着乐器。
性格对于音色的影响
有的人就是适合演奏音色悠扬空灵的小步舞曲,而演奏快速激昂的协奏曲就会显得有“违和感”。我们不会评价郎朗“小清新”,也不会说李云迪“疯疯癫癫”,即使是他们演奏同样的曲子,用同样的钢琴,表现出来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比起铜管这类冷冰冰的乐器,木质乐器和弦乐器就有意思得多了,她们有着更为丰富的“可塑造性”。木与弦,她们没有金属那样“意志坚定”,她们会随着主人的演奏习惯被逐渐赋予“人性”。
如果你的性格开朗,演奏的曲子就会偏向明媚的曲风,在演奏高潮时更容用较大的力或气息来提高音,久而久之乐器的心脏“共鸣器”慢慢适应你的演奏习惯,乐器的声音就变得明亮,即使是演奏悲伤的曲子也会变得“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什么一些二手小提琴能卖出天价?真的是那把琴材质多么高级,做工多么优秀吗?不完全是,影响琴价值的更多的是这把琴主人的“培养”。
互相进步,互相影响
“养”琴也是学琴的一大乐趣。提琴,木管,古筝等等乐器都是会“出卖”自己的主人的,人会改变琴,琴也会改变人,所以请善待乐器。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控制情绪,根据学生的性格来决定学习方法。当我们无论如何也演奏不好一首曲子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或许你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