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成立不到四年的沈阳交响乐团,经过不凡的舞台历练,一举走出沈阳,走出辽宁,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殿堂。作为东北地区惟一一家民办的交响乐团,“沈交”既填补了沈阳历史上无交响乐团的空白,更闯出了一条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之路。
舞台,对于沈阳交响乐团的演员们来说,并不陌生。但4月21日晚,当他们真的走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这当然和他们首次与著名指挥家、87岁的郑小瑛合作,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有关。毕竟,沈阳交响乐团很荣幸地成为受邀参加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12支优秀交响乐团之一,而且是惟一的民营乐团。毕竟,沈阳交响乐团此行是代表沈阳市而来的。
成功。空前成功。
当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沈阳交响乐团“北国之声”音乐会的知名音乐家、文化学者、艺术界同行和首都观众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沈阳交响乐团的欣赏。
此刻,坐在观众席上的一位特殊观众更是百感交集。他就是沈阳交响乐团团长王建华。终于,王建华把沈阳交响乐团带到了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
机缘:
民营企业家的音乐情怀
时间倒退回2010年,那一年,在沈阳市文化宫地下室里活跃着一支由30多名音乐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管弦乐队。即使在地下室里,他们白天也不能排练,因为会影响正常办公,只能在晚上排练。虽然艰苦,虽然艰难,但这些热爱音乐的人一直坚持着。但坦白地说,没有人知道他们会撑多久,这一点,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直到一位叫王建华的民营企业家出现。那是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热爱音乐、身为民营企业董事长的王建华被沈阳市沈河区文联聘为音乐家协会主席,他与这个乐队不期而遇。经过交谈,彼此找到了共鸣。然后,王建华就做出了一个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很惊人的举动——个人出资接收了这个团队,成立了沈河爱乐乐团。
王建华,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从1998年开始,他的企业每年都要拿出上百万元救助贫困学子、困难人群等。更特别的是,王建华还有很深的文艺情怀,尤其喜欢高雅音乐。
直到今天,王建华回忆起当初的决定也不认为是一时冲动。他说:“沈阳这个地方向来不缺乏文艺团体,京剧、评剧、话剧、歌舞、杂技、曲艺都有,可就是没有交响乐。当时,我就想,那我就先从沈河区开始做吧。”
乐团成立后,首先解决排练场地的问题。王建华开始投资,装修排练厅、补充器材设备等,乐团逐步有起色了。
随着演出机会的增多,乐团又出现新的问题,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演出质量没有达到高水平。接下来,乐团开始升级演奏曲目,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试,不断招兵买马,人员逐渐优胜劣汰。很快,队伍扩大至50余人。
2012年8月,在沈河区合唱节上,乐团终于获得一次展示的机会——为决赛伴奏。恰恰是这次演出,沈阳市文联开始关注起这个民营乐团,先后派人到乐团调研,主动帮助乐团研究、协调发展方向。
王建华说起起步时的经历,相当感慨:“难是真难。但每到最难的时候,总有热情的手臂伸过来,现在回忆起来,总是暖暖的。”
蜕变:
业余乐团的华丽转身
如果没有政府伸出的热情手臂,可能至今沈河爱乐乐团还是爱乐者自娱自乐的乐团。
沈阳市从2010年4月起开始实施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通过整合全市各类文化艺术资源,举行各类免费艺术培训、常态惠民演出、艺术作品展览等文化活动。也是这次声势浩大的艺术惠民工程,给了沈河爱乐乐团又一次机会。由于沈阳一直没有自己市属的交响乐团,沈河爱乐乐团的出现正好能填补这个空白。沈阳演艺集团与沈河爱乐乐团一拍即合,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意其注册为“沈阳交响乐团”。
东北地区仅有四家交响乐团。而民办的交响乐团,他们是惟一一家。
万事俱备,只缺一次亮相。王建华与团员们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苦练,全身心地为建团音乐会做准备。为了保证音乐会的高质量与高水平,乐团只选择了三首专业曲目:开场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柴六”这首曲目从未在辽宁演出过,不仅因其难度大,更在于所需的庞大阵容。为此,乐团特地请来了同为沈阳人的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柴亮参演并帮助排练。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业余爱好者由于技术水平所限逐渐退出了乐团,人员几乎全部调整为专业演奏者。
2012年6月20日,是铭记在所有团员记忆中的日子,沈阳交响乐团建团音乐会在辽宁大剧院精彩亮相。当晚,沈阳市委、市政府正式为乐团授牌。高水准的演出获得了业内同行的瞩目,中央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等40多家专业演艺团体发来贺电。
作为市属乐团,沈阳交响乐团“民办团体”的性质显得另类。演职人员不拿工资,主体投入社会出资,惠民演出政府安排,这给原有文化体制注入了活力。“全国像我这样个人投资院团的,这是惟一一家,这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吧。”王建华说。
一支民间爱好者组成的交响乐团完成了蜕变,但王建华并没有“忘本”,“我们还是会坚持做惠民演出,把艺术带给喜欢它的百姓。”
提升:
沈阳交响乐团向高标准迈进
如今,在沈阳市大东区联合路178号处,有一个特别装饰的、挺文艺的院子——那就是沈阳交响乐团排练的地方。
走进面积260平方米的新排练场,你就进入了一个奇特的音乐殿堂,这里不仅有专业录音设备、大屏幕投影,同时还设有五个分声部排练场,每个都在30至50平方米左右,更细致的是,这里还增设了更衣室、休息室、独身宿舍。
在办公区域就更显示出专业化,这里有乐务部、市场部、演出部、综合部等八个办公室,设置了服装室、乐器室、影音资料室。
三年多的时间里,沈阳交响乐团不断创新,加大投入,大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在较短时间内打造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交响乐队伍,使之成为沈阳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璀璨名片。
沈阳交响乐团已经成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艺术水准的交响乐团。
作为沈阳市属专业院团之一,沈阳交响乐团还成为中国交响联盟成员单位。目前,乐团由80余名具有较高演奏水平的艺术家和演奏员组成,其中有博士研究生两人、硕士研究生23人、留学归国人员19人、国家一级演奏员七人。乐团声部首席全部由国内知名演奏家及欧美留学归国的学者组成。
沈阳交响乐团的成立,填补了沈阳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职业交响乐团的空白。乐团的办团宗旨是弘扬和普及高雅艺术,服务人民大众,高水平提升市民文化修养,高质量传播中外高雅艺术精华。乐团成立至今已对外演出数百场,并同李心草、殷承宗、郑小瑛等国内外众多知名艺术家合作,排演了大量的中外交响乐作品,通过音乐季演出及巡演、展演、音乐普及等,给观众带来了高雅的艺术享受和美好的精神盛宴。
2013年成功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与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柴亮合作演出了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单簧管演奏家朵丽丝·豪古拉提合作演出了韦伯《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
2014年成功演出了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与著名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合作演出了钢琴协奏曲《黄河》;与著名指挥家李心草合作,成功演出了2015沈阳新年音乐会。
2015至2016音乐季 成功排演了贝多芬第二、第三、第五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四、第五交响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
2016年,受邀参加了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4月21日,沈阳交响乐团终于登上了国家大剧院舞台,成功演出“北国之声”音乐会。
作为2015音乐季首演,乐团与美籍指挥家巴纳比·柏尔莫合作演出了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与旅欧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邵维合作演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与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扬合作演出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莫扎特《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
与美籍大提琴演奏家苏纳特·易卜拉欣莫夫合作演出了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与美籍指挥家肖赫鲁赫·萨迪科夫成功合作演出了“勃拉姆斯专场音乐会”
作为音乐普及,乐团还成功举办了“莫扎特作品专场解析音乐会”,并与香港管弦乐团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王亮合作演出了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乐团还排演了大量中外交响乐作品,如《沃尔塔瓦河》《蝙蝠序曲》《轻骑兵序曲》《爱格蒙特序曲》《自由射手序曲》《仲夏夜之梦序曲》《乡村骑士序曲》《荒山之夜》《芬兰颂》《魔鬼舞曲》,舞剧《天鹅湖组曲》《胡桃夹子组曲》《红色娘子军组曲》《白毛女组曲》,交响京剧《杜鹃山》、久石让作品专场、好莱坞电影音乐专场,以及百余首交响乐、室内乐、重奏及声乐作品,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文章转自: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