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台北文坛备受瞩目的新锐作家,却在26 岁时一头扎进舞台;他的舞蹈源于基层,却屡屡震撼世界;他的事业多次遭到重创,却在40 年后蜚声国际⋯⋯他身上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故事?他的生命为何如此传奇?带着一个个疑问,记者走进了台湾著名艺术家林怀民的世界。
“草根”:云门生存的根本动力
1973年春天,26岁的林怀民抱着当“赤脚医生”的想法,组建了台湾第一个、也是华人社会第一个职业现代舞团——云门舞集。
如今,林怀民已经是编舞大师,他的云门舞集给全世界奉献了多部艳惊四座的现代舞作品,他也由此被尊为“台湾之光”。回想起40年前创团伊始的情景,林怀民嘘唏不已,感慨良多,“我自己是从写小说半路出家的,40年来一路都在学习。云门是台湾第一个全职舞蹈团,前面没有例子可以学习、引用,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居然也活到了40岁”。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当时的林怀民仅仅是想完成一个精神上的“台湾梦”,他说,上世纪70年代台湾社会经济全面起飞,但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却相对匮乏,这种反差深深触动了他,并促使他从创立云门舞集的那一天起,就下决心要为基层演出,“除了吃饭外,老百姓开始有精神上的追求,云门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云门和台湾社会齐步向前走”。
40年来,云门逐渐与台湾社会建立起良性互动和深厚情感,从台北“国家剧院”,到各县市文化中心,云门都会定期以大型户外公演的方式与台湾普通民众见面,平均每场都有上万人。在与民众的互动中,林怀民慢慢总结出“下基层”的演出经验:舞团越往基层走,作品就要越惊艳,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他说,“要想普通民众坐在雨里2小时目不转睛地看你的演出,你只能拿出最好的东西,才能让他们真正满足,所以我心目中最严苛的评委不是纽约时报的舞评家,而是这些普罗大众,是他们造就了我这个编舞家”。
“从平民中来,到平民中去”,林怀民深刻认识到基层对于云门的重要性。从1988年因为经济拮据云门暂停演出,到2008年云门失火几近淡出舞台,再到最后民众自发捐款让云门得以重生⋯⋯林怀民时刻感念民众的支持,同时他也看到了民众对云门的期待,“每一项帮助背后都有一个深深的期待,这种期待不是说他要拿回什么东西,而是社会需要云门继续往前走,这是云门最大的发展动力”。
舞者:人生最大的精神支柱
多年来关于云门的故事已成传奇。当年的第一代舞者即使饿着肚子、与家人不和也要跳舞,足见云门大的凝聚力,谈到这些年走过的路,林怀民平静地说,“所有的不顺都是应该的,自然的,因为人生无法去解释”。林怀民说,“舞者”是自己40年来最大的支柱,“我觉得舞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用他全部的身体去表达,是很特别的职业,我为这些年来能和许多年轻卓越的舞蹈家一起共事感到荣幸”。
2014年,66岁的林怀民获得了“美国舞蹈节终身成就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出现欧美以外的艺术家,在业界是莫大的荣誉,但谈起获奖,林怀民却说:“有钱,没钱,要工作;得奖,没得奖,也要工作”。说起同样在国际上扬名的导演李安,林怀民坦言,自己非常佩服他训练演员的能力,要向他学习,“我不能说我不认真,但我不能像他那么鞠躬尽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史以来从没看过这么美的电影。李安是如何去调教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面对空空的背景布去演出面对老虎和大海的感觉,我想如果我能把舞者教成这个样子,我今天就发达了”。
的确,在林怀民的内心深处,他最希望做的就是将一代代云门舞者培养起来,让他们接替自己,用生命起舞,将云门的精神传递下去,这是他内心强烈的使命!为了这个目标,林怀民正在稳步推进他的计划,“云门之家”于2015年在台湾淡水镇已展开营运。林怀民深信,只要有一方土地,云门就不会散去,即使有一天他不再编舞,年轻编舞家也可以代替自己将云门代代相传。他说,“我不希望云门成为博物馆。很可能我离开之后,我的作品会在云门慢慢消失,因为训练体系改变后,很多舞就跳不下去了。但跳不跳我的舞不重要,重要的是新一代编舞家一定会用他们的创意来和新时代的观众对话”。
本文摘自《两岸关系》 文丨孙浩 刘志扬 内容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