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您好,欢迎访问音乐生态网 ! 请 [登录][注册]
广告

    首页>资讯>热点>为什么过来人不愿再接受“新音乐”?

    为什么过来人不愿再接受“新音乐”?

    资讯头条 | 乐度网 2015年12月29日
    [摘要] 前段时间音乐周报上有篇文章,叫做《年老听衰?33岁后不再接受“新音乐”》,看得一些过来人背脊发凉,感觉好像不赶个时髦学首TFBOYS,就马上要“衰”了一样。

    为什么过来人不愿再接受“新音乐”?

    文 | 陆倍文

     

    前段时间音乐周报上有篇文章,叫做《年老听衰?33岁后不再接受“新音乐”》,看得一些过来人背脊发凉,感觉好像不赶个时髦学首TFBOYS,就马上要“衰”了一样。为了证明自己的心仍然年轻,不久前,三位老一代歌唱家还出来唱了TFBOYS的成名作《青春修炼手册》。我看大可不必,这个所谓的权威机构的社会调查的前提就有硬伤。

      

    硬伤就在于对于“新”的概念的混淆。何谓“新”?字典上至少会给出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指时间上的“新”——刚出现的,刚诞生的,英语中称为“latest”。比如新出炉的面包,新的电冰箱,新款手机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新”的第二种意思是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这是逻辑上的“新”,即创新,比如“新时代、新社会、新思维”等。

      

    话说有一天,老王饭后出门散步,路过一家包子铺,店小二为了促销,站在门口叫卖:来喽,刚出笼的包子!老王谢绝道,不了不了,刚吃饱。这时候小二如果指着老王的鼻子骂道,你这个老顽固,不肯接受新事物,这样下去就要“年老色衰”了。这话是不是听起来挺奇怪的呢?这样的指责毫无道理。

      

    当下主流的流行歌曲到底是属于哪种“新”呢?在娱乐产业化的今天,流行歌曲的性质更偏向一种快速消费的商品,也就是投其所好,顾客需要什么,咱们就制造什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真正的“新音乐”也就是创新音乐,在这个商业时代由于不具备“吸金”能力往往沦为非主流。年轻人都是需要偶像的,若是通常被成年人统治的舞台却被几个毛头小子(或妙龄少女)玩转,那么年轻人自身的存在感就会被加强(注意,最受吸引青少年喜爱的是偶像团体不是单个偶像)。所以自从娱乐产业化之后,娱乐公司都会乐于打造各种偶像团体来吸金,事到如今还愈演愈烈。这种偶像团体无疑是一种商品,消费品,无论新旧本质上是一回事。事实上仔细对比,你会发现连他们曲风,舞风都惊人地相似。所以,当小屁孩儿们在崇拜TFBOYS的时候,过来人就显得不屑于顾,因为老子当年早就追过小虎队了。说实话TFBOYS中的三个小孩儿还没当年的小虎队帅呢。但这和“肯不肯接受新事物”没有半毛关系,因为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新事物,不就是“刚出笼的包子”嘛,有什么新的?

      

    不过过来人也没必要嘲笑年轻人,前面我说了,年轻人总是需要偶像的。当你处在哪个年龄就自然有这个需要,于是娱乐公司便不失时机地推出“刚出笼包子”,可当你“吃饱了”自然就不需要新的了。所以,无论是小虎队,还是TFBOYS,或者今后的什么偶像团体,只要娱乐产业化存在一天,就必定会继续被生产出来,来满足一代代年轻人的需求。年轻人无需嘲笑过来人不吃包子了,过来人也无需讥讽年轻人没吃过包子。

      

    这样看来,声称“我们那时的音乐最好”的过来人,他们觉得的“好”真的是指音乐的好吗?单从音乐角度来看,那么无论是小虎队还是TFBOYS,都没有谁更好,因为两者根本就是同样的一类商品。而这句话中的“好”其实指的是那些音乐中承载着的东西:那些年他们的稚嫩,他们的任性,与他们一去不复返的青葱岁月……

      

    不知道把音乐类型化,比如分为“流行,乡村,爵士,摇滚,古典”等是不是美国人发明的,这种分类本身就决定了音乐如今的“商品化”的处境。当我们打开一个在线听音乐的网站,摆在我们面前的便是这些抽象的标签。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往往对如何处理这些标签没有经验,因此充满好奇的我们往往选择“照单全收”。这时候我们容易产生幻觉,觉得自己就像是古代的皇帝一般,皇宫中有上千的房间,想去哪间去哪间,后宫中有上千佳丽,想爱哪个爱哪个。可听来听去,也没有哪些音乐真正能够让我们印象深刻,听了千首,如同一首没听。等年纪大了,慢慢认识到了生命的有限性,于是只选择听那些最经典的,最有感觉的,所谓“弱水三千只饮一瓢”。并不是过来人对于那2999瓢没有兴趣,而是懂得了珍惜与那一瓢的缘分。

      

    可当过来人又有了别的机缘,也不会拒绝。拓宽自己听音乐的范围,最好的办法便是去听一些你不熟悉的音乐人的现场。音乐与人是分不开,结识一位好的音乐人(音乐家),兴许就有了新的机缘,兴许就会爱上不同的音乐。面对网站上一堆标签,一般是很少会有新的机缘的。有趣的是,在听了许多音乐之后,现在的我相对于唱片,更愿意选择听广播。因为广播是一个随机播放音乐的平台。在一个随机的时间,打开广播,放哪首我便静下心来好好听哪首,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缘分确实奇妙。

      

    当然,现在的人对于缘分什么的都不屑一顾,他们更愿意相信科学的解释。虽然这类解释我们不仅看不懂,而且在逻辑上也不一定行得通,反正只要充斥着术语的一段话,我们的默认操作便是跳过并同意。可我却不信那一套,因为这种认知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而这正是人与万物的最大区别)。首先,是脑细胞领导你,还是你领导脑细胞?所以别信什么年纪大了脑细胞不活跃的说法,他们要是不活跃那就给他们多派点任务让他们活跃起来!其次,是所谓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行为,还是用我们的行为来书写事实?所以,别把调查统计的结果太当回事儿,你用你自己的行为来书写“人也可以这样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音乐与乐器产业第一手资讯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点击右侧蓝字快速关注乐度公众号:Musicdu乐度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
    Musicdu乐度公众号:musicdu_com
    想要体验免费发新闻,请加静静的微信
    来源:摘自音乐周报 发布人:林娜

    相关阅读

    • 87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点赞
    • 92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高兴
    • 17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拍手
    • 75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加油
    • 64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惊讶
    • 41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路过
    • 53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难过
    • 67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叹气
    • 56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无聊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电子乐器商标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