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歌剧虽然并不陌生,却不了解歌剧院运营,本不敢对上海的歌剧院说三道四。不过看了《上海很需要两座歌剧院》(音乐周报8月5日)后有了一点胆量:原来论述可以只管高大上,不用理会市场。该微信文章的点赞比例极高,这也促使我思考:我前几天给《上海需要两座歌剧院吗?》点赞并转发是不是太草率了?
再次阅读《上海需要两座歌剧院吗?》,再次梳理自己的思绪,我再次认为:国内无论哪所城市,都不需要“新建”两座歌剧院。
歌剧归根到底是一种外来文化形式,大多数中国人对它都感到陌生。歌剧经典剧目的演唱多使用意大利语和德语,这对于中国观众来讲是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即便有中文字幕,但国内电影院里都没有多少人去看有中文字幕的外语原声电影,又会有多少人去歌剧院看中文字幕的外语原声歌剧呢?即便有些歌剧用中文演唱,不过在我个人的观剧经验中,不看中文字幕也不会听清楚美声歌唱家在唱些什么。
是的,上海差不多是中国最洋派的城市,但还要看到,即便是在歌剧的故乡意大利,杰出歌剧导演马扎卡里亚都不得不怅然“意大利的歌剧文化正处在一个很艰难的时刻”。 同在上海的《国际金融报》7月20日刚刚刊登《拿什么拯救歌剧》,指出在具有歌剧传统的西方世界,歌剧也处于“不演不赔、少演少赔、多演多赔”的艰难处境。2015年于北京举办的“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上,多国歌剧院经营者及艺术家都表示,近年来歌剧院经营举步维艰,受众年龄严重老化、群体持续萎缩(见新华网7月8日的文章《欧美多家歌剧院举步维艰,歌剧为何遭遇生存尴尬?》)。
歌剧的衰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它发展于机械工业时代,适应的是没有电子扩音设备的大剧院。然而电子扩音技术的发展使歌唱可以娓娓道来,低吟唱法从而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是与噪杂电子乐配合的摇滚唱法得到开发),更少距离感的流行歌曲成为主流。此外,电子工业时代诞生的电影对歌剧也产生了严重威胁,更多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的音乐剧又拉走了大批歌剧的潜在观众,互联网的出现则使人们的娱乐项目数不胜数、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笔者是学习美声唱法出身,但已经意识到美声唱法及其最杰出的载体歌剧已经如同中国戏曲一样“回不去了”。
这种历史形势下,中国上海凭什么拉一个所谓“高雅文化”的大旗作虎皮,就要新建两个造价十亿以上的歌剧院?中国纳税人真的如此富裕吗?到底欧美是发达国家还是我们才是发达国家?还是少忽悠中国去拯救世界吧。
如果说多个歌剧院可以形成“良性竞争”,那么在我这个愚笨的人看来这不是迷梦,而是笑话。就歌剧院而言,不能既打着公共文化的旗号、花费数以十亿计的公帑、每年运行费用又要数以亿计,却又来谈什么“良性竞争”。如果讲良性竞争,那就交给市场或艺术基金会好了,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所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倘若真是这样,别说两座,上海怕是连一座歌剧院都不用新建了。
何况,上海现在并不缺歌剧演出的场地(有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管理、运行等软件才是短板。新建两座歌剧院不是新建两座电影院,巨量花费不是出自市场投资主体(如果是纯粹市场行为,地皮也按市场价购买,新建两万座歌剧院笔者也只有闭嘴的份儿),而是公共财政。歌剧投资大、周期长、观众少,在中国更基本是“多演多赔”。
新建的两座歌剧院远在上海,但既然花的是公帑,那么我偏居三线城市也想找机会发表一己之见。我怕我所居住的三线城市有一天也突然新整出两座歌剧院来!(文/张燚)